搜索内容

房地产价格调节基金 房地产政策频出 基金敢看尚不敢动

其他 0 165
生成海报
长沙吴彦祖
长沙吴彦祖 2023-09-15 23:06
阅读需:0

每位记者 支玉祥

今年1月26日,国务院颁布房地产调控“新八条”,随后各地版本的新调控政策陆续实施。 “八项规定”推出后,资金眼中的地产股还有机会吗? 去年四季度,受加息预期影响,资金回流房地产股。 那么在最近的这波调控中,资金的看法有变化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发现,不少基金 一文读懂货币基金' target='_blank'>基金经理对于介入房地产股仍犹豫不决,表示仍需看到房地产调控的成效。

提前清仓房地产库存

2009年底,受房地产调控新政策影响,资金不惜减持房地产股。 这种减仓地产股的心态一直持续到2010年四季度,之后资金再次大幅下跌地产股。

该基金2010年的四年报告显示,该基金重新回归房地产股。 上海证券研报测算显示,四季度资金主动减持较多的是矿业、房地产、电子、金属非金属等行业,涨幅分别为1.03%、0.90%、0.80%、分别为0.74%。 这些主动减持的行业大多是抗通胀行业,因为市场对未来通胀预期强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去年年底,不少大型基金公司不约而同地买入了房地产股。 其中华夏基金、兴业环球、银华、博时等基金较上报告期均大幅上涨。 房地产行业。 摩根中国优势和富国天瑞强选均大比例增持房地产。 房地产行业估值占基金资产净值30%以上; 华夏基金的华夏稳健增长、华夏大盘、华夏策略等,博时博时价值增长等对房地产行业的配置均接近20%。

业内人士分析,基金对某一行业的主动买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基金对该行业的整体思考。 上述聚焦房地产行业的基金传递出看好房地产行业的信号。

“新国八条”后出现分歧

在今年年底买入房地产股后,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初仍有资金继续减持房地产股。 例如,景顺长城基金表示,自2011年初以来,已逐步减持房地产股。

然而,1月26日,房地产调控新政策重磅来袭,包括将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至60%,并对楼市跌幅过快的城市实施贷款限制。 这项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被称为“新国八条”。

“新国八规”公布后,不少地产股逆势上涨。 此时,机构对于地产股的操作态度不一。 有的建立空头仓位,有的则出货跑路。 1月27日,公开交易信息显示,有2家机构趁跌势向嘉凯城抢筹177万元,1家机构还出货1039万元。 当日,有机构以约1300万元买入中天城投。 但与此同时,部分机构大额清算近亿元。 1月31日,中天城投继续被机构抛弃。 深交所信息显示,两家机构专用席位合计出货约2000万元。

但节后大盘大幅下跌,地产股逐渐爬升。 国企、中国宝安相继上扬。 但公开交易信息显示,机构席位出现逢高增持迹象。

值得注意的是,节后最后一周(2月9日至2月11日),不少基金董事再次将目光投向房地产行业,认为“新八规”公布后,利空消息全部传出。已经筋疲力尽,房地产股也已经下跌。 没什么可跌的,短期可能会出现大幅下跌。 不过,本周北京出台更为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新政策,超出了部分基金投资研究员的预期。

控制可能有效

房地产调控新政策的陆续出台,让前期看好房地产股的基金经理噤声。 不过,相当多的基金经理认为,这一监管或许有效。

景顺长城中小盘基金拟任基金总监杨鹏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他认为“新国八条”确实会严重抑制投资和投机需求。 可以预见,新政策调控的过程将伴随着需求增加、销量减少、价格承压。 但要最终达到监管预期,仍需观察“国八规定”的执行力度和效果。

南方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觉得,很多人都在批评这一轮房地产调控的有效性。 原因是在前几轮调控之后,房价似乎依然坚挺。 这就像吃了六个煎饼却感觉不饱一样。 吃第七个煎饼也吃不饱。 该人士认为,限购、提高首付比例、提高贷款利率、全额征收营业税、加大保障性住房推广等多项新政策的综合效应不可低估。

华商基金投资总监庄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政府这次对房地产的调控非常坚决,与之前的新政有本质的不同。 “我们确信政府这次的新政将会产生一些影响。”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师杨德龙认为,未来房价会相对稳定,因为目前的调控主要是针对需求,一部分需求是刚性需求; 解决供应问题主要是保障性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但保障性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推进步伐不会太快。

资金还不敢动

尽管多位基金董事表示国家目前的房地产调控将会有效,但对于介入房地产股却犹豫不决,声称仍需观察房地产调控的效果。

杨德龙强调,北京公布房地产新调控政策后,房地产股之所以没有下跌太多,是因为房地产股市值目前处于顶部,市盈率为10倍。时代已经是比较实惠的了,这充分体现了对房地产新政策的期待。 房地产股在二级市场上早已无法下跌。 同时,他觉得目前房地产股的配置还需要继续观察这一调控的效果。

另一位基金行业投资研究员认为,商业地产企业的投资机会更大,因为本次调控的对象主要是住宅用地。 但新规从紧,让主力大幅不敢参与房地产股。 不排除商业地产。 被误杀的可能性。

同时,上述投资研究员认为,2010年一季度恢复的保障性住房可能会在明年一季度3月份销售。 经济适用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减少可能会对房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旦楼价上涨,大盘大幅下跌,那么新政可能不会像现在这么紧,房地产股的机会可能会出现。

另一位投资总监认为,房地产股的市值已经很低。 如果房地产调控生效,买房其实还不如炒房股。

如需转载,请联系《每日经济新闻》报。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纸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追究责任。

今晚,这个资本炒作必须曝光! 苹果天价背后,是这群“庄家”!

我国是世界上苹果产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这几年,苹果一直都是5、6元一斤。 去年,苹果的价格突然变贵了。 在一些商场,普通苹果卖到12元一斤。 突然降价的原因有哪些?

霜冻的爆发给果农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也有人赚了很多钱!

西安是中国最大的苹果省。 千阳县苹果种植户陈昌建,家里种了七亩红富士苹果。 2018年4月上旬,山东、宁夏、山西等地遭遇50年来最严重霜冻,桃树全部被消灭。 他能活下来,只收获了4.2万公斤苹果,比2017年减少了40%。不过幸运的是,今年苹果的数量很少。 他的苹果卖得很晚,而且竞价比任何一年都高。 红富士苹果一公斤卖了五块钱,但因为霜冻,他的收入仍然比以前少了两亿元。

苹果价格一路飙升,但千阳的苹果经销商却已经进入了一年中最悠闲的时期。 一位小型瓜果贸易商2018年10月以4元至4.5元的价格收到790万公斤苹果。随着行情上涨,苹果的价格也从4月至5月的每公斤6元上涨。 7元一斤,直到库存售完为止。 去年春节期间,这家公司只能买别人的货来卖。 当进货价格超过6元时,其采购的商品超过30万斤。

高价收购、高价出售,苹果最终以每亩8元的价格流转,每亩足足盈利2元。 让业务总监冯小军意外的是,他以为自己已经在冒险了,生怕买卖苹果变成了击鼓传花的游戏。 但事实上,苹果的价格仍在上涨。 到5月初,价格已经暴跌。 已降至每亩8.5元,有的价格已达到10元。 有的经销商甚至还有大量库存冷藏,准备销售到8月底。

《经济半小时》记者注意到,车船板交割服务机构泾阳出现了一个新东西,其实就是苹果证券的交割仓库。 目前整个富县只有四家。 2017年底推出的苹果证券交易成为热门话题,苹果证券成为万众期待的“明星”产品。 泾阳不少经销商已经跃跃欲试。 他们听说四川有些人赚了几百万、几千万的钱。

苹果成“黄金水果”:证券交易推高苹果价格!

有了良好的苹果产量,为什么经销商会专注于可以赚更多钱的苹果证券呢? 所谓的苹果证券对苹果在消费市场的价格有何影响?

《经济半小时》记者来到山东大同进行调查。 这是继大连和福县之后的新兴苹果主产区。

青海省西宁市三星村果农雷胜霞曾年收入6至70亿元。 今年,由于病害,他的苹果产量已停产90%以上,收入只有4至50亿元。 不仅是他的家人,他的村庄以及邻近的村庄几乎没有任何收成。 古嘴村果农耿力宝今年损失20亿元,没钱发给工人工资。

天水种植苹果170万亩。 2018年仅生产90万吨。 每斤均价较2017年下降40%。苹果批发价不断上涨。 6月1日,大同当地红富士价格已接近10元/吨。

2017年全年,在兰州,果径70毫米以上的红富士苹果批发价每吨仅2.6元,果径80毫米以上的好苹果批发价在3元左右/吨。吨。 去年这个时候,除了价格涨到10元之外,苹果也是一机难求。 许多冷库里都没有苹果了。

在青海西宁最大的苹果经销商处,19个冷库中只有1个冷库里还存有少量苹果。 而该公司总经理焦杰表示,这些苹果不是用于批发,而是用于苹果证券交割。 他们是大同第一家获得广州商品交易所批准进行苹果证券交割的公司。 今年10月以来,无论是证券市场还是现货市场,苹果的价格都在上涨。 焦杰表示,他们把证券和现货的方式结合起来,让公司去年获得了巨额利润,利润翻了一番。

2017年12月20日,苏州商品交易所推出苹果证券交易,自2018年2月中旬开始狂飙,虽然很多苹果证券投资者甚至不知道苹果在哪里,但这波行情却让一些投资者尝到了甜头。

青海省蓬莱市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国斌:我们10500元建仓,14500元卖出。

孙国斌做苹果批发已有十多年了。 今年他卖的苹果不多,但从证券市场赚了很多钱。 具体能赚多少钱? 根据苹果证券交易规则,一份合约为十吨,合约价格为10.5万元。 按10%合约保证金计算,相当于投入10500元开仓。 简单来说,投资者只需要10500元的合约保证金就可以杠杆105000元的苹果证券合约。 当证券价格跌至14500元,即合约价格跌至145000元时,投资者实现利润4万元,是利润的四倍。

此次操作中,孙国斌仍对记者隐瞒了自己买入了多少张苹果证券合约。 并给记者讲述了许多一夜暴富的故事。 比如他认识的一个做证券的女孩,今年投资了7亿元,从证券市场赚了170万,足足翻了23倍。

过去几个月,苹果证券几乎被部分投资者称为“黄金果实”。 现货的匮乏和证券市场创造财富的故事,促使更多资金流入苹果证券市场。 2018年5月11日,苹果证券市场交易额为1957万元。 11日、12日休市,5月16日开市。 市场成交金额达6163万元,短短三个交易日下跌214%。

苹果证券市场投机热情高涨,资金大幅涌入,也对现货市场价格起到推升作用。

平顶山商品交易所农产品部总工程师 卢保军:棉花、食糖、期货与现货价格的相关系数都在90%以上,相关性很高。 其中许多行业都是利用证券市场定价的。

卢保军表示,作为全球第一鲜果证券,投资者确实对苹果证券越来越关注,正在密切关注市场资金的变化。 目前有超过 6,600 家企业客户参与苹果证券。 四川、山东等主产区大部分现货企业已经开始参与苹果证券交易,或者利用苹果证券的价格进行一些交易定价。

5月31日,孙国斌的公司刚刚签订销售合同。 直径85毫米的苹果价格为每亩8.8元,直径80毫米的苹果价格为每亩8.5元。 该合同最终价值260亿元。

仅这一笔交易,孙国斌就赚到了百万以上。 记者采访期间,直径80毫米的苹果价格持续下跌,已超过9元。

就一个简单的苹果来说,目前消费者消费一斤就要花费近十元。 苹果市场如此下滑,什么时候才能增长呢?

在西安富县,果农张彦民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明年有望丰收; 山西大同果农耿力炮也预测,去年苹果丰收已成定局,除了弥补今年的巨额损失外,还将出现盈余。 而且,广东蓬莱张家沟镇十里八堡村的果农任家栋也并不开放。 近年来,当地干旱导致苹果产量不断减少。 300多户人家只有一口施肥井,任家栋的桃树已有三分之一以上因旱死。 他消极地认为去年自己赚不到钱。

到8月中旬,苹果将陆续上市。 从全省各产区苹果套袋情况来看,去年苹果产值较2018年大幅下降。业内人士预计,苹果产区批发价格将回升至合理区间。

【半小时观察】警惕农产品价格波动背后的“推手”

来自一线的调查显示,大量看好价格下跌的多头资金大量入场,一步步推高苹果证券的价格。 消费市场苹果价格的持续飙升并不是证券投机者关心的问题,一些大批量的苹果经销商跨越了两个界限,高价竞买苹果并备货,囤积不卖,他们通过炒股市证券来赚钱,顺便还抬高了手中的苹果价格,一方面进行金融炒作,另一方面进行囤货。

苹果证券发展的初衷是利用金融手段把好苹果卖好价,增加果农收入,实现精准扶贫。 但现在,好苹果早已成为资本炒作的工具。 我们期待苹果的产销,期待证券市场管理者的共同智慧,期待农产品市场稳定健康。来源:卫视财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4663681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评论
  • 消灭零回复